搜狐視頻《神奇圖書館在哪里》本周四繼續精彩放送。本周,兩位圖書探訪人來到了北京模范書局,體驗了一把當匠人的樂趣。節目中,馬伯庸、趙子琪與書店主理人姜尋饒有興趣地聊起民國話題,他們還探討了魯迅等文人的收入水平是普通人的數百倍,由此發現即使是穿越回民國,普通人可能仍然買不起房子。
節目中,馬伯庸、趙子琪與書店主理人姜尋不僅探訪了充滿濃郁文化氛圍的北京胡同,更是就魯迅等著名文人當年真實的生活狀態引發了一系列顛覆傳統認知的討論。
書局選址有講究
馬伯庸趙子琪體驗雕版印刷
店內所刻雕版
本周搜狐視頻《神奇圖書館在哪里》,圖書探訪人馬伯庸、趙子琪不僅探鮮了一家“神奇”的二手書店,更感受到了北京文化老街的書香。模范書局位于大名鼎鼎的“書局一條街”——楊梅竹斜街,民國時期的世界書局、中正書局、開明書局、廣益書局、環球書局、大眾書局、中華印書局七家出版老字號都設在這里。這條街上還有蔡鍔遇到小鳳仙的青云閣,常常被魯迅光顧的富晉書社,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化寶庫。
模范書局是一家堅持制作線裝書、傳承雕版印刷的古風書局。店內的書都大有來頭,這里有著金庸小說的初版,有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簽名本,有著所有愛書之人想要看的畫冊及典籍……同時,主理人姜尋一直堅持雕版收藏和雕版文化的傳承事宜,店內現已收藏三萬多塊雕版,模范書局也是以雕版印刷為特色所建立的,從雕版、印刷、裝幀、再到出版,店內大部分書都是自己做的。
正在雕版的趙師傅
店內設有專門的印刷師傅,負責雕版的趙師傅是姜尋從揚州請來的、雕版文化傳承人陳義時唯一的弟子。對于雕版印刷相當好奇的馬伯庸和趙子琪,沒有放過這個體驗的機會,自己動手嘗試了一下刷印,親手制作過方知手工印刷究竟有多難。趙子琪因為拓墨的力道太輕,印在紙上的字太過淺淡,完全看不清楚;馬伯庸躍躍欲試地拿墨刷蘸墨,雖然力道是夠了,但因為用力過猛,字跡洇開一片,同樣以失敗告終。體會到手工不易的馬伯庸,回去后就發了條微博稱贊師傅的匠心:“從此再看到這樣的版面,只有跪的份兒。”
魯迅月入過萬
傳統文化其實是古代的流行文化?
馬伯庸趙子琪聊傳統文化
模范書局的老板姜尋是個愛書成癡的文化人,他對于書店有著自己的追求。比如把書店門口的屏風打造成民國時期的樣子,帶馬伯庸和趙子琪游覽楊梅竹斜街并介紹民國時期這條街巷的輝煌。節目中,一本《富晉書社書目》可謂是模范書局的鎮店之寶,書中包羅萬象,同時也包含了民國時期的經濟水平。馬伯庸與姜尋聊到了民國時期文人的收入水平,發現魯迅等大文豪的收入水平不遜于當今的大企業高管、CEO,年薪可是普通人收入的一千多倍,這也反映了當時的民國社會,對于有能力的知識分子十分重視,對文化有敬畏之心。
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瑰寶,但如何傳承卻是眾說紛紜。節目中,馬伯庸對傳統文化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對于古人來說,此時的傳統文化是他們彼時的流行文化,趙子琪補充,說不定現今社會流行的東西,過了幾百年,也變成了未來年輕人珍惜的傳統文化。馬伯庸提到,能夠得到大眾認可的傳統文化,才能流傳下去;而把傳統文化注入現代的元素,才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注意。
此外,節目中還提到了“《灰姑娘》其實是中國故事”“柳永寫的是KTV唱詞兒”“馬伯庸帶洋姑媽看京劇”等趣味知識話題,更多節目精彩請關注本周四中午12點搜狐視頻上線的《神奇圖書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