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李泉全新歌曲《絕句》上線,借古代詩詞韻腳與現代流行音律相糅合,輾轉舊箋,此去經年,是詩人李泉對過往故事的悵惘與嘆息。
絕句起源于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絕句要詩意不絕,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絕不直接說出主題,而把聯想的空間留給世人。李泉借平平仄的韻律,勾寫出一章故事碎片,再加上現代流行韻律的相輔相成,仿佛每一個音節每一個文字都是在訴說自己的過往故事。
在音樂的編配上,第一段剛開始,鼓聲單獨出現,伴隨著李泉略帶決絕的聲音,仿佛在告訴聽眾彈指之間時間與深愛都已不再,所有與李泉一同跳動過的脈搏,所有站立原地的人早已走過山川湖海。伴隨著歌曲旋律的逐步遞進,更多和弦加入進來,使得這種情緒張力擴大,百感交集的情感在歌詞中赤裸裸的顯現出來。不管是朝氣蓬勃還是纏綿婉轉,是壯志豪情還是痛苦絕望,歌詞中都有體現。也許在這段感情中他也曾掙扎也曾迷失,但最后只是二十字無言。“惜絕句太不堪”,是李泉對自己的評鑒。唱著“回望青山,卻仍是云煙“。人間自是有絕句,紅塵有幸能相伴,是李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