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奇藝、藍天下傳媒出品,海西傳媒聯合出品,愛奇藝社會責任聯合呈現的勞作紀實互動節目于上周五、周六迎來首播。節目中,種地少年再集結,解鎖后陡門新地圖;土地干旱添考驗,撒肥、灌溉搶農時。觀眾真情實感在線追綜,開播討論熱度持續攀升,愛奇藝站內熱度破8500,斬獲全網熱搜987個。節目首播獲權威媒體護航推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社交平臺發文點贊節目觀照青年成長,引領“青春之花”在鄉村振興中絢麗綻放;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聚焦節目開播,力薦節目傳達青春力量。中國三農發布官方微博關注節目首播,肯定少年成長;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等農業博主也紛紛發文贊節目立意,談新農人發展;更有眾多網友曬五星好評,點贊節目不忘初心,真誠而有力量。
李耕耘搶收第一倉糧 全員喜提水稻豐收
第2季伊始,少年們坐著熟悉的大巴車回歸后陡門。少年之家還是記憶中的模樣,“汪汪隊”熱情迎接,卓沅感嘆這里有了“家”的樣子。成員們集結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簽約農田承種協議,本季種地面積相較上一年翻了三倍,農業版圖實現大擴張,眾人迎來更加艱巨的挑戰。得知承種面積上漲,網友們隔著屏幕為十個勤天捏一把汗,同時也更加期待少年們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第二天為水稻收割日,成員們紛紛開上收割機并駕齊驅,效率也直翻好幾倍。李耕耘率先完成第一倉糧,隨后王一珩押運第一車前往糧倉烘干,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倒伏水稻的收割也沒能難住成員們,“機器馴服者”何浩楠主動上陣精準拿下,車技大獲農機師傅肯定。去年開局就把十個勤天困住的收水稻考驗,今年僅用了一天就完成,處處體現出成員們的成長。每日復盤會議照例進行,成員們幾番商量后決定以小狗的名字為新田命名,后陡門全新“戰略布局”就此出爐。水稻收割后,眾人又馬不停蹄開啟秸稈還田和旋耕工作,而高溫和旱地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挑戰,蔣敦豪感慨兩季變化多。遍地的石塊導致旋耕工作難以進行,陳少熙不得不停車撿石頭;而大石塊也常常半路“殺”出,成員們只得合作搬石頭。后陡門的夕陽如約而至,少年們也一如既往踏實而有活力,考驗接踵而來,青春與土地的故事還將繼續。
集體緊急調整種植模式 卓沅撒肥情緒超常穩定
剛經歷過水稻豐收的喜悅,緊急情況又突如其來。經合作社負責人提醒,由于土地過于干旱,成員們無法沿用去年的種植經驗,只能連夜調整種植方案,而連日的高溫讓本就干燥的土地進入困難模式,農時不可違,成員們再次面臨“上天的考驗”。第二天一早,少年們兵分兩路采購肥料,何浩楠、蔣敦豪、李耕耘、王一珩率先抵達羊場欲購有機肥,還見到了老朋友小羊“小卷毛”;陳少熙、鷺卓、趙小童、卓沅到達化肥廠,搬肥“互卷”再度上演,鷺卓好勝心被激起,立下一次搬三袋肥的小目標,力爭做“后陡門最猛的男人”。付款時,趙小童拿捏“企業文化”,和老板砍價技巧一套接一套,順利講價成功。撒肥當天,哥哥組和“中流砥柱”組都找到給無人機拆袋倒肥的好方法,弟弟組一籌莫展。王一珩靈機一動想到用滑板車運有機肥來代步,被何浩楠夸贊“打小就聰明”。隨后,李昊邀請農機老板談合作,展開了一段教科書式的談判,成功達成合作意向,還學到不少種地經驗,復合肥的播撒工作也順利結束。
在完成旋耕、開溝和播種工作后,由于土地干裂,專家建議成員們先撒有機肥,即使有了農機來幫忙,但肥料總是掛在車壁上,給成員們又添一項新挑戰,卓沅反復爬到車頂手動鏟肥料,把情緒穩定具像化。其他少年們則手動撒肥,相互配合著完成了撒有機肥工作。緊接著,成員們順利完成開溝通渠,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也終于迎來期盼已久的降雨。經巡查,成員們發現局部水位過低,依然有部分土地沒有得到灌溉,大家立刻配合著堵溝蓄水,成功化解了難題。種地少年們開啟新一輪耕作,除了“靠天吃飯”也時刻不忘“事在人為”,土地如常,記憶翻新,少年的肩又扛起生機與希望。
節目真實記錄十位少年在廣袤土地上播種、耕耘、收獲,不斷探索農業領域,以企業做大做強展現“科技助農、產業興農”,續寫汗水、泥土和成長的青春實驗故事。更多節目精彩內容請鎖定愛奇藝《種地吧》第2季,每周五、周六12:00正片上線,周日驚喜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