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美太極
在詮釋玉女穿梭勢的名稱時, 拳家吳蔭農說:穿梭是織布的動作,織機上的綜盒把經線上下分開,繞有緯線的梭子從左穿到右,當綜盒再次把經線分開后,梭子再從右穿到左,如此往返不絕。勢中上手如綜下手如梭,左右手相互穿插像穿梭般巧捷,故名玉女穿梭。
玉女穿梭共有四勢, 按行拳順序是一隅(西南角,左穿梭),二隅(東南角,右穿梭),三隅(東北角,左穿梭),四隅(西北角,右穿梭)。此勢是85式傳統套路中的精彩之筆,有的套路中將其減至二勢,則感覺大為遜色。
玉女穿梭定勢雖為四隅方,但整體的攻防含義和身法轉換卻全部蘊含于八個方位之中,即四正方主防,表現為閃展騰挪,封纏拿裹。四隅方主攻,表現為提滾托架,拗步擊掌。
做玉女穿梭時,要體會起承轉合的意味。四個穿梭中,一、三穿梭需轉身90度,二、四穿梭需轉身270度。舉例說從第一穿梭定勢開始做第二穿梭時,想要達到轉身270度這樣的大角度卻要順遂的效果,需要先扣左腳旋左胯(盡量內扣大于90度),然后右轉身時,保持身體重心在左腿,拎起右腿開右胯右轉身,繼而弓步掤架,拗步擊掌,左腳跟要同時碾轉。雙手掤架推掌時要有前擁的感覺,即手和身同時往前擁。由于旋轉角度大,尤其要注意腰胯的虛實變換,才能做到上下相隨,姿勢平穩連貫。
來源和美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