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并不可怕,比死更可怕的是活得孤獨和死的不被牽掛。
在2005年到現在,像生化危機和喪尸世界這電影出了多少部我已經不想說了,或許每一部電影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表達的意思也很有深度,但是喪尸電影,這一種電影,不是太好表達其內涵跟劇情的。
通常喪尸電影的節奏要么拖沓,要么莫名其妙的突然。在這種爛片也有,好電影也有的時候,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騎士般的電影殺出了重圍,他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我是傳奇》。
我是傳奇講述了一個無知的人類醫學發明了一種新的可以治愈癌癥的病毒,不料病毒變異后將受感染的人類變成活僵尸。一場大面積的病毒突然爆發,傳播速度之快幾乎無人能夠阻止,沒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開始于何處,只知道它是沒辦法停止的、不可逆轉的、無法治愈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為創造出來的。
羅伯特·奈維爾上校是紐約市一個才華橫溢的病原體學者,為美國軍方服務。他作為政府投資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頭部隊,看著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卻也只有無能為力的份兒。這種通過空氣就能傳播的病毒最終以一種難以抵御速度籠罩了整個城市,使得總統只能下令封鎖長島地區,未被感染的人才能離島。可想而知,這種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極大恐慌,紐約城頓時亂作一團。羅伯特在焦急之中將妻子佐伊和7歲的女兒馬莉送上出城的直升機,卻目睹他們死在面前的慘劇。這種時候,死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些被感染卻沒有死的人,身體發生了異變,成為一種可怕的生物,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陰影當中,躲避著陽光--他們對新鮮的血與肉,有著最為原始的渴望。
這場災難所導致的后果,就是紐約變成了一座死城,而羅伯特就成了這里僅存的一個人類——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對這種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能力。羅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兩種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學上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血液。曾經在軍隊里討生活的經歷,幫助他選擇了在這座被廢棄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統化的,他每天都要堅持大量的體能訓練,還要不間斷地發出求救或尋找和自己一樣的幸存者的無線電波。羅伯特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否則在這種極端孤獨的情況下,正常人都有可能發瘋。唯一還在與羅伯特并肩作戰的,就是他最為忠誠的伙伴薩姆,一只德國牧羊犬。白天,羅伯特帶著薩姆外出尋找維持生命的供給,然后去實驗室時做研究、發無線電波;到了晚上,他們把自己關在一個堅固得有如堡壘的建筑物中,觀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頭“覓食”。除了每天盡責盡職地做同樣的事情,羅伯特在這座“空城”當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駕駛著他的跑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在戰斗機上打高爾夫;用無價的珠寶裝飾他的堡壘等等,就連市中心最繁忙的商業街,如今也變成了羅伯特自家的“后花園”。作為人類最后的希望,羅伯特被唯一的一個殘留下來的任務驅使著,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雖然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但是他沒得選擇,因為他的時間就快用光了。
電影中的背景音樂可圈可點,威爾史密斯這位世界聞名的黑人演員也是表演的淋漓盡致 ,如果硬要給這部電影塞一個不足之處,可能就是導致該電影當年下架的那位諷刺該電影喪尸刻畫太丑陋會嚇到孩子的女性觀眾了。不過我們也不必深究,這部電影已經帶給了我們答案,它更加偏向于闡述一件事情,告別了太多浪費掉的子彈殼還有與某美劇中的女主角的那句話“瑞克!你不能這樣!”或者那句“瑞克!我決不允許你這樣做!”在導演與編劇的完美配合下,《我是傳奇》在2007年一度進軍榜首。
我們在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電影中反復提及那句“你不孤單。”
也許我們在其他這種喪失電影中看到的血漿,在這部電影當中可以得到適當的清洗。
我是小編決勝未來,謝謝你們的支持,我會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