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古裝劇受臺灣觀眾歡迎
臺灣網絡追劇人口多,觀眾口味以大陸古裝劇為主,目前最夯的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與《射雕英雄傳》。據臺灣《旺報》報道,為促進兩岸影視交流,大陸愛奇藝影音平臺將數據與自制劇經驗給臺灣團隊參考,協助再造“臺劇2.0時代”。
據報道,愛奇藝臺灣站總經理楊鳴表示,代理愛奇藝在臺業務的“歐銻銻娛樂”,今年將啟動在臺自制劇計劃,希望協助透過舉辦論壇的方式,由愛奇藝分享制作經驗及影音平臺受眾的大數據分析,協助“歐銻銻娛樂”與臺灣制作團隊開發更好的臺灣原創內容。
楊鳴表示,雖然大陸劇只占愛奇藝臺灣站29%,但觀眾不少,又以古裝劇最受歡迎,目前的網紅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與《射雕英雄傳》;其次是時尚都會劇,而民國初年的時代劇最不吃香。
臺灣“歐銻銻娛樂”董事長范立達強調,臺灣影視產業不缺人才,缺的是資金與版權分銷市場。“歐銻銻”初次跨進影音內容制作領域,第一步將從網劇切入,下半年開拍首部作品,每集制作費會比現階段臺灣偶像劇高,約1至1.5倍,但拍攝、營銷等運作方式都與傳統有差異。
《我可能不會愛你》金鐘編劇徐譽庭分析,臺灣曾是華語劇市場核心,但業界礙于收視,不斷復制相似劇情,“王子愛上灰姑娘”與其他劇情比例為8:2,但現實生活沒有那么多“王子”,缺乏扎實故事支撐,引發“蛋塔效應”,觀眾看膩了。
徐譽庭呼吁廣告客戶、投資金主、制作單位別因收視率而忽略好的創作劇本,也期許編劇勇敢嘗試不同類型創作。她以植劇場系列《荼蘼》為例,臺灣收視沒有破1,但在愛奇藝上線后,單集有162.8萬點播,大陸的邀約電話不斷,經紀人接到手軟。
“歐銻銻”戲劇總監劉健行表示,臺灣是多元文化匯集的地方,可轉化為戲劇題材,自由度與廣度都會提高很多;臺劇2.0時代要走向內容精品化,發展IP核心大制作,以分眾化類型劇為主。
臺灣《旺報》評論指出,在網絡平臺興起,翻轉傳統收視習慣的現在,臺灣電視圈仍停留在傳統思維,早已落后大陸。誠如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姜濱所說,大陸網綜已進入風暴時代,光是2016年即推出上百個節目,歌唱、戶外游戲、旅游、短劇、脫口秀等,類型各異,百花齊放。
唯一可喜的是臺灣團隊的創作實力、主持人臨場反應、創新與扎實經驗,仍超乎大陸業界預期。姜濱不諱言,大陸網綜量大、類型多,但內容不夠扎實,能讓受眾看完一整集的不多,再回頭看完整季的更是鳳毛麟角。
評論認為,由此可見,臺灣不是沒有好的創作團隊、具實力與熱誠的從業人員,只是臺灣低迷的市場與對收視率的深度迷思,讓電視臺不敢大膽投資,對影音平臺的了解不夠,沒有國際觀,也無法拉攏年輕受眾,獲利空間持續減少,惡性循環一再重演,限縮工作人員的創意發想,不得不遠走大陸尋求更廣闊的發展天空。
編輯:小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