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少年團》的節目組可能對于綜藝節目的本質有所誤解,綜藝節目是要給觀眾帶來快樂,而不是單純的體能競技。
這是一檔宣傳片比正片精彩一百倍的綜藝節目。
最初那個五位小生身著古裝,瀟灑風流地演繹少年人的神志意魂魄的宣傳片甫一亮相時,我相信有無數路人和迷妹都像我一樣,拜倒在這短短幾分鐘卻充滿逼格和熱血的宣傳片之下,從而對正片充滿無數期待。
而許多閱覽節目無數的資深綜藝迷說《高能少年團》像極了日本經典綜藝節目《vs嵐》,但對我這樣一個沒見過世面的路人而言,我沒看過《vs嵐》,所以我對《高能少年團》最初的想象方向是——鮮肉版《極限挑戰》。
這五位少年的組合像極了極限男人幫啊!
劉昊然就像黃磊,學霸,神算子,而事實證明節目組在片中的確有意加強了其神算子的人設。同時劉昊然自帶高顏值、高海拔,絕對的門面擔當。
張一山就像黃渤和孫紅雷的結合體,國民知名度高,既有孫紅雷的大哥范兒,又有黃渤的高情商,強綜藝感,社交達人,一個人就是一臺戲,還能非常周到的照顧嘉賓,許多嘉賓剛亮相時,通常都是張一山率先叫出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握手,把他們引入集體,避免了無人識的尷尬。
王俊凱有點像張藝興,團隊中年齡最小,又是最具人氣的小鮮肉,偶爾使個壞,像只小狐貍。而且很黏張一山,張一山也一口一個小凱寶寶的叫著,像極了極限挑戰中的紅興cp。
董子健像王迅,傻白甜,而且他與劉昊然的中戲師兄弟cp極為圈粉,B站上有各種他們二人的同人視頻,滿滿的年下攻年上受and霸道總裁小嬌妻既視感。
王大陸像羅志祥,同樣是寶島臺灣來的,雖然還不及小豬那么有綜藝感,但是演起蠢萌的人設也是得心應手,而且自帶色差和吃孩子的梗。
所以,這個MC陣容簡直不要更夢幻,要顏值有顏值,要人氣有人氣,要實力有實力,要cp有cp。簡單點來說就是要啥有啥,倆王四個二,穩贏。
如果他們真的能像極限男人幫那樣彼此合縱連橫,在一個個任務和游戲中互動互損互相發糖,真的,根本就不需要再請其他的嘉賓,收視率和口碑就會爆表。
然而,萬萬沒想到,正片播出之后,不僅沒有爆表,反而糊了,而且糊的一塌糊涂。你不得不佩服浙江臺就是有這樣神奇的能力,總是可以把一大堆大牌嘉賓攢到一起卻拼出一鍋毫無滋味的白水亂燉。
豆瓣評分5.5,不及格。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正片如此難看?
我想,這個節目能把一手好牌打爛有三大原因,分別是,任務設置太死板、MC經驗太少、后期拖后腿。其中,尤其以第一個原因最為致命。
《高能少年團》的節目組可能對于綜藝節目的本質有所誤解,綜藝節目是要給觀眾帶來快樂,而不是單純的體能競技。
雖然你名字叫高能,又是少年,想要展現我大天朝接班人們的體魄精神,弘揚堅持奮斗不放棄等等balabala一大堆正能量價值觀,但是,但是,咱既不是CCTV5,又不是CCTV10,真的有必要每一次都把少年們累的半死不活嗎?觀眾看著好累啊!
講真,《高能少年團》的節目組就仿佛魔怔了一般,任務怎么累人怎么來,越累越好。
從不停的搬大米搬酒壇,到水上不斷地肩扛壘浮臺,再到泥漿地里奔跑馱人打轉,每一次都是汗流浹背、痛苦不堪。而且是單純的在消耗嘉賓的體力,能制造的笑點很少。產出遠小于輸入。
綜藝本來就圖個樂呵,圖個下飯,可是你非得讓觀眾看完之后咧嘴、皺眉、渾身不自在,仿佛嘉賓的用力、疲憊都傳到自己身上來了,何必呢?
眼里是滿屏的泥漿,耳邊全是啊啊啊的慘叫,那種體驗真的不是很好。
話說回來,滿身泥漿,人抬人,張嘴伸舌咬面包,這節目組是還沒從跑男的套路中解脫出來嗎?當年跑男第一次玩泥漿游戲觀眾喜歡那是因為新鮮,之前中國的綜藝節目中沒有虐嘉賓的鏡頭,所以看著很爽。但是“像我者生,學我者死”,您學的又不像,又不是第一個,有嘛意思?!
您能不能不要學跑男,學學極挑,學學人家狠心造道具,用心編故事,精心配任務的良心?
其次,這五位少年,真的還需歷練。
同樣的游戲不同人玩,絕對能玩出不一樣的感覺。雖然節目組腦仁小,想不出更有趣的游戲任務,但是如果MC和嘉賓會玩,依然可以妙趣橫生。就像極限男人幫的六個人,總是可以隨時隨地的把規則玩壞,把嘉賓玩壞,把導演玩壞,把自己也玩壞。
但是高能少年團的五位少年,顯然還沒有這樣深厚的功力。他們做游戲時太認真了,即便是有意算計策略,透露出來的也全是少年的好勝心,而不是令人捧腹的綜藝感。
真的很想對他們幾個說一句,別那么認真,放輕松,這就是個游戲而已。
最后,《高能少年團》的后期也不是很給力。可以說,綜藝節目的后期制作,是把內容做好玩最后的倚仗。做得好,真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目前國內的綜藝節目后期,做的最好的就是《極挑》和《向往的生活》。前者是B站大神,極盡娛樂之能事,各種內涵梗、BGM、靈魂P圖,信手拈來,仿佛融匯百家的武學大宗師,不拘內容形式,隨手一揮就是別開生面新世界。以至于許多極挑的梗就是官方后期一手推出來的,根本不需要粉絲們再創造。那種對觀眾G點把握之準的能力,無出其右。《向往的生活》的后期則走極簡主義的小清新風。玩的不多,但是每一次亮相都親切、自然、不著痕跡,與節目的風格無比貼合,讓人非常舒服。
與他們相比,《高能少年團》的后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沒能化腐朽為神奇為節目加分,讓節目內容失去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機會。
浙江臺又一次毫不意外地作廢了一個綜藝,《高能少年團》并不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