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撰稿
任何一項市場化的技術都有其優劣性,也會受行業上下游波動影響。液晶正遭遇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刻:十幾年前它作為變革技術,革了背投和CRT的命,現在它卻遭遇著激光和OLED等技術的挑戰。
這兩年,到了行業轉型升級的關口,火上澆油的是,液晶面板的進入供不應求周期,這讓液晶電視售價破天荒地出現上漲,這惹惱了消費者,也讓其他技術有了鉆空的機會,比如聲勢漸大的激光。
電視看出影院效果,只有激光能實現
漲價和大尺寸,液晶難繞的坎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液晶面板漲價,切切實實地影響到了液晶電視的表現。
因為受不了上游面板的漲漲漲,在去年下半年大部分彩電廠商都上調了售價。其中一些中小品牌及互聯網品牌如樂視等率先扛不住,上漲了幾百元,而小米也在堅持幾個月后向漲價選擇了“低頭”。
如果說去年下半年一些彩電大廠還能憑借先前拿貨的優勢,在價格上有議價權的話,那么今年第一季度面板的持續漲價,卻將電視品牌大廠也拖入了泥潭。特別是夏普和飛利浦利用產業鏈的優勢大肆殺價,也加劇了行業的艱難。
于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在漲價的陰影下,彩電的銷量出現了劇烈的下調。第三方權威大數據公司奧維云網統計顯示,2017年1月1日-4月28日,彩電年度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9.1%;累計銷售額同比下滑了8.2%。
而由于漲價引發的消費低迷還在持續發酵,有不少消費者在《就說家電》文章中留言聲稱,漲價了就不會購買電視,等降價了再說,觀望情緒濃厚。
這是液晶面臨第一道坎。而第二道呢?就是大尺寸需求爆發下,成本騎虎難下。
大尺寸市場需求的確爆發了,從去年的55英寸到今年65英寸。液晶電視大尺寸需求被激發,但是隨著尺寸越來越大,液晶電視的成本就更無優勢了。鑒于成本高昂,很多消費者在心理承受臨界點時,就會主動拒絕大尺寸電視,或者尋求其他方式實現對大尺寸電視的需求。65英寸還好,但是65英寸+,特別是80英寸以上,對液晶的挑戰將是巨大的。
便宜和大尺寸,激光自帶的劍
隨著消費者經濟條件提升和居住面積的增加,大尺寸電視成為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重要考慮要素。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北京蘇寧銷售數據顯示,65英寸以上大彩電同比增長105%。
正如上面所講,面對更大尺寸需求的增長,液晶也有點無可奈何。所以,激光影院來了,且形成了快速發展的態勢。中怡康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海信激光電視的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95.00%,在85英寸及以上市場的銷售量占比達到了52.59%。
這得益于海信抓住了五一促銷機遇,在4月26日推出了全球首款88英寸超短焦4K激光電視悅享版新品,定價在49999元。
海信積極拓展激光電視
這樣,海信4K激光電視的產品線已涵蓋88英寸、100英寸、120英寸三個大屏尺寸段。未來,該產品線還將覆蓋70英寸、140英寸。此外,海信激光電視的分辨率已從2K提升到4K。
據海信激光顯示研發部副部長鐘強介紹,下半年,海信在各個尺寸的激光產品線上將推出雙色激光光源電視,從而大幅度提升激光電視的色彩純正度、色彩亮度以及色域值。
看中激光機會的當然不止有海信,同樣在前兩天長虹舉行了一場“CHiQ激光影院體驗會”。
據長虹研發人員介紹,長虹CHiQ激光影院,采用菲涅爾光學屏幕,是通過激光漫反射成像,菲涅爾光學屏幕具備抗環境光干擾,能將激光光源反射成平行光,讓亮度和對比度大幅提升,帶來更為清晰的畫面;在色彩表現方面,采用12bit RGBY雙色輪,通過DLP數字光處理技術,能夠精細還原色彩,使畫面更真實靚麗。
長虹激光迎頭趕上
技術是一方面,其實對于激光影院的期待,長虹激光顯示科技公司總經理陳寧去年底就已表態:激光顯示是空間成像,能夠更好地實現三維圖像,實現真實還原,為以后的全息做準備。
陳寧透露,長虹做激光就是瞅準75英寸以上液晶電視難以進入家庭,而激光影院起步尺寸就是100英寸,上至200英寸,下至75英寸均可輻射,也是長虹決定力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