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股權激勵經久不衰的秘密
晉商的輝煌與“股權激勵”的啟示
在明清時期,晉商是當時中國最強盛的一個商業團體,在國際貿易中實力雄厚。他們經營的商品種類之多,其商業資本之雄厚,活動區域之廣,在商界的影響之深遠,令人贊嘆不已。在明清之際,山西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是最富裕的省份。多年前的央視熱播電視劇《喬家大院》通過再現幾百年前的那些人和事,讓觀眾對晉商當時的文化制度有了大概的認識。使我們清楚地看到身股制度對商號發展的重要性,這種激勵制度本質上就是如今大家談論的股權激勵制度。它順應了人性追求幸福逃離痛苦的特點,是當時晉商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石。
晉商在勞資關系方面首創的人身頂股制,也就是以勞動者的知識技能代替出資占有相應的股份。其目的是協調勞資關系,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身股制經歷了300多年,直到1949年終止。身股是晉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制度因素,它規定“凡山西商號中的掌柜、伙計,雖無資本頂銀股(即出錢形成的資本股),卻可以自己的勞動力頂股份,而與財東的銀股一起參與分紅。但頂身股者不承擔虧賠責任”。
另外,更令人敬佩的是“故身股”也就是說作為頂身股者,在死后的一定時期內仍可參加分紅。比時下許多中小企業設計的“任何情況下只要員工離職股權立即回收”的做法更人性、更有遠見。據文獻記載,高鈺是大德通總經理,生前頂身股一股。1919去世,1925年他已故6年多,但這年大德通仍向高鈺的繼承人分紅利八千兩。所以,接任高鈺位置的總經理及其家人必然也會把大德通的事當成自家事一樣,這樣就不斷激勵一任又一任的總經理勤勉盡責地工作。
晉商的智慧在于,分切一小塊蛋糕激勵頂身股者和希望得到頂身股的人不斷拼搏一起去做更大的蛋糕,然后大家又可以分到更多的蛋糕,接著又不遺余力地去做更大、更好的蛋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將商號做大做強。
考察山西票號經營機制,可以發現身股制貫穿山西票號經營的始終,包括人才的遴選、規章的執行、激勵和約束都與身股制密切相關。而這也正是晉商創造票號輝煌業績的動力所在。這種激勵對商號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下面僅介紹其中重要的三點:
首先,吸引了最優秀的人才進入山西商號.
當時山西人擇業的順序是“一流人才進票號,二流人才進衙門,三流人才考科舉”。當時山西人不以有什么功名代表社會身份和地位,而以在票號有多少身股代表社會身份和地位,就相當于現在擁有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票一樣。晉商改變了當時中國社會普遍信仰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氣氛,顛覆“官本位思想”靠的就是這種身股制,可見其對人們心靈的沖擊有多大。
其次,使嚴格的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實施。
票號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員工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例如,不準納妾、不準嫖娼、不準吃花酒、不準假公濟私等規范員工行為的十不準。票號中極少發生內部人犯罪,這與這些嚴格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但員工能接受并認真執行這些制度則是激勵機制在起作用。進票號,就像當下年輕人考公務員,找這樣一份待遇高又體面的工作不容易,誰會違規去砸自己的鈑碗呢?激勵與約束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激勵,約束就很難起作用。如果失去現有的工作后可以輕松找到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員工就不會珍惜現有的工作機會。
最后,股權激勵能凝聚大批勤勉敬業的員工。
晉商票號中出現了一批勤奮、敬業、有開拓精神的職業經理人,他們為票號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在太平天國、八國聯軍動亂時,總號讓他們盡快撤回,他們仍堅守崗位,減少了票號的損失。他們不僅為了經濟利益去努力,同時作為股東之一也是為了一份榮譽而奮斗,今天的老板在為票號的業績驚嘆之時,千萬不要忘記創造這種奇跡背后的身股制。經常抱怨員工不努力、不敬業、不關心企業生死的中小企業老板請不要隨便下結論說這是中國文化造成的通病,更不要從人品道德上找原因。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真是這樣,公司是很難改變現狀的。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同是中國人的華為員工和BAT的員工都那么努力昵?這正是我們要借助股權激勵機制來構建企業科學分配體制,形成優勝劣汰的用人制度的原因。員工的態度會因為企業制度的改進而改善,就像以前搞集體合作組織、生產大隊,農民每年都在忙碌,干部管得很費勁,但是種地的農民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實施包產到戶之后,田地直接分給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民自己耕種,收多收少都是自家的。從此,農民干活比以前更積極、更認真、更有效率,每年種的糧食除了全家能吃飽,還能按規定足額上繳國家,剩下的還能賣不少錢。改革開放的成果充分展現了科學分配制度的力量。
股權激勵用的就是同樣的原理,用股權的為量凝聚人心,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