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一年618年中大促時。近幾年,互聯網電商的快速發展催生了諸多黃金促銷期,這對于家電市場的快速流轉而言,算是起到了積極的助推效果。而即將到來的618,作為年中大促節點,直接關乎著廠商上半年的市場成績,所以大部分家電企業這段時間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活動的宣傳預熱。
專就電視市場來說,今年的618似乎來得更早一些。5月底便有不少電視廠商開始了廣告宣傳,時至今日,關于618促銷活動的消息更是鋪天蓋地而來。從各廠商發布的促銷內容來看,今年618電視市場又將呈現何種態勢?
廠商618齊較量人工智能電視
不出意外,今年618年中大促,電視市場重磅掀起了人工智能電視狂潮。綜合各大廠商的促銷內容來看,人工智能電視炙手可熱,成為各大電視廠商角逐的焦點產品。
暴風TV 6月1日正式啟動“AI 開門紅保價618”促銷活動,爆款售價直降600元,京東白條購買6期免息,最高返價值2495元的5年會員,還贈送價值1099元人工智能外腦。期間購買55吋人工智能電視,將免費獲得價值1799元的32吋電視一臺。據了解,今年暴風TV 618年中大促主打的新品中,就有人工智能電視的身影——暴風人工智能語音電視和暴風人工智能電視X5 ECHO系列。
無獨有偶,小米電視618大促活動分階段進行,在6月6日——6月9日促銷期間,除最高立減1000元,小米電視4A 65英寸還可同享京東、蘇寧、天貓商城限時滿減。其中小米電視4A 49英寸、55英寸、 65英寸人工智能語音版產品均有不同程度優惠。
另外,酷開電視從5月27日—6月20日,全系精品電視最高優惠1000元,人工智能電視低至2199元,并送騰訊影視VIP年卡、愛奇藝三端通影視VIP年卡等超值豪禮;而且其最新發布的人工智能電視KX49也位列大促之中。
互聯網電視“三巨頭”之一的微鯨,今年618戰場上的主力產品不是別人,正是其近期推出的微鯨人工智能語音電視D系列,該系列電視在畫質、音質、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性能卓越。
……
顯然,今年618,電視廠商們不約而同的將主打產品定格在了人工智能電視上,這是意外巧合,還是今年電視市場的流行趨勢?不論怎樣,廠商借大促節點暗自較量人工智能電視,無疑會將人工智能電視這把火燒得更旺、范圍更廣。
廠商春季發布會拼搶人工智能電視
實際上,早在今年春季,電視行業內便悄然刮起一陣“人工智能電視風”,無論是傳統廠商長虹、海信、TCL,還是互聯網電視小米、樂視、微鯨等,均發布了帶有人工智能技術標簽的電視新品。不免讓人產生一種“電視企業的新品倘若不帶點人工智能技術,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的錯覺。
3月9日,上海AWE期間,海信率先發布了一款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天璣系列電視。該系列電視可實現視頻、游戲、購物、教育等智能應用場景下的全過程、全場景的語音、語義交互,3秒出結果,準確率高。
3月21日,小米電視4A發布,其中人工智能語音版廣受關注。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現場通過進講語音,演示了人工智能語音功能:尋找影視節目、明星八卦內容、控制關機、影視播放進度,畫面中人物/景點識別及將語音轉化為文字輸入等。
3月28日,長虹發布人工智能電視新品Q5N和Q5A系列,及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能平臺——AI Center。據了解,長虹搭載AI Center的CHiQ人工智能電視能在3秒內完成用戶指令,同時語音識別率高達97%,并能實現家電設備的互聯互通。
3月29日,樂視舉辦Unique智能電視發布會,并宣布樂視在人工智能語音領域已投入4年,現場還演示了通過語音尋找想要的內容。其Openecho戰略,更能根據用戶興趣智能推薦內容,這里將人工智能的概念引出到語音交互之外。
同日,傳統電視廠商TCL舉辦 2017春季新品發布會,推出了第三代無機三原色量子點電視XESS X2/X3、C2劇院電視以及P3黃金曲面電視三大系列15款新品,其中第三代無機三原色量子點電視XESS X2/X3均搭載人工智能技術。
4月5日,微鯨醉·薄A系列發布,同樣主打人工智能語音,稱其為“一秒召喚”,搭載的仍是“近講語音”,即通過遙控器實現語音交互,而且承諾將在12個月后,發布“遠講語音”。
5月10日,暴風TV新品X5 ECHO發布會上,主推了以“免遙控”為核心賣點的人工智能電視。
……
2016年僅是個別彩電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小試牛刀,2017年才是整個彩電行業的大爆發。這也難怪今年618年中大促上,各廠商火拼人工智能電視的狀況出現了。
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9.7%;同期,中國人工智能增速將達91億元,年復合增速超50%,遠超全球增速,人工智能的千億市場盛宴正在開啟,人工智能+電視時代已經到來。
人工智能電視這把火還能燒多久?
盡管今年以來,各大電視廠商們齊踏入人工智能電視領域,但行業內關于人工智能電視的說法并不統一。一方面,支持者認為,人工智能電視未來將持續深入發展。簡單分析,理由有以下幾個:
其一,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國家高度重視并肯定的技術成果,未來還將得到科技巨頭及政府的進一步深度探索。而且IDC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AI和認知系統的采用,將為企業帶來的收入將超過470億美元,成為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人工智能與電視結合,并在未來有更深發展,自然人工智能電視的市場布局,深入且持續。
其二,包括長虹、小米在內的廣大電視廠商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動人工智能電視的全面普及,通過他們的研發實力,更能夠助推人工智能電視產業的向前邁進。
其三,電視行業需要新鮮血液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電視作為新興領域,是推動電視行業發展的動力,在未來有望得到深耕。
另一方面,反對者認為,人工智能電視只是暫時的概念炒作。給出的理由,同樣也有以下幾個:
其一,短期利益考量,缺乏長期的規劃。今年以來,受液晶面板價格上漲、品牌競爭激烈、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電視行業逐步陷入發展瓶頸期,廠商需要尋找新目標刺激消費者需求,重掀市場熱情,但這僅是短時期力挽狂瀾的工具,如前些年火爆一時的3D電視、云電視、數字電視等,都無一例外成為了彩電業短期破局的犧牲品。
其二,人工智能電視目前所面臨的技術障礙、商業模式等,將會打擊廠商持續投入人工智能電視領域的熱情。實際上,現今所謂AI電視的語音交互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語音直接激活命令,二是搜索式語音交互,但這兩者僅還停留在功能操作表面,沒有根本性突破。
要知道,人工智能的感知能力和決策能力需要大量的計算量,對終端處理能力、芯片功耗和尺寸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現階段由于技術水平有限,大部分廠商都很難突破這一技術障礙,商業模式也未能完善,長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后來者投入資本的熱情。
三,用戶認知程度低,而且現今市面上的語音交互并沒有給消費者體驗帶來本質上的提升,很難讓消費者產生興趣,甚至他們一旦不買賬,廠商布局人工智能電視的美夢終將將化作泡影。
在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看來,目前人工智能技術都處于初級階段,和電視的結合模式上還不夠清晰。在模式還未成熟之前,企業就急于炒作概念和大肆渲染,顯得嘩眾取寵和對用戶不夠負責任,最終反而砸掉的是用戶口碑。
個人認為,人工智能電視必須在大眾關心的技術領域有所突破,如交互功能,而非簡單的語音識別、語義識別和智能推薦,這樣才能真正為用戶帶來體驗改善。倘若長時期這一環節并未出現較大變革,僅停留在概念層面,那么人工智能電視的發展無疑將岌岌可危…
人工智能電視這把火究竟還能燒多久?只能說,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