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傳媒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領域,包括電視、廣播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電視節目由于電子設備的興起,加上本身的畫面的吸引性成為了傳媒界的寵兒。傳媒的主要目的是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傳播,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實現這一個目的。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在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要素。
【關鍵詞】傳媒;播音主持;藝術要素;形象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095-02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最大的娛樂項目就是到戲園子里聽戲,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可供人們消遣的項目越來越多。電視等科技產品應運而生,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天下大事。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電視節目憑借著強烈的畫面感吸引著一大批的粉絲為其駐足買單。在傳統的播音主持行業,播音只需要手持稿件,有感情地誦讀就行了。但是電視的出現,對播音主持行業提出了新的行業要求。播音主持需要在播音的同時還要進行肢體的動作,除了聲音要充滿感情以外,肢體語言也要充滿感情。
一、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視覺形象及內涵
(一)視覺形象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新的事物產生,舊的事物消亡。信息的更新換代也非常的快,例如打開微博的熱搜就能發現每天微博的熱搜都在變化。在以前的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在叫賣報紙的小孩,這些小孩手中的報紙就是那個時代的傳媒。人們通過報紙,消磨自己的時光,了解發生的大事。但是紙上表現出來的東西都是比較蒼白的,并不能給我們一種很好的視覺刺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紙上閱讀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閱讀需求了。這時候電視就應運而生了。在傳媒視野下進行觀察,不難發現,播音主持藝術中包含視覺形象以及內涵。由于每一個觀眾都會看到播音主持人的外貌,所以就開始對播音主持人的形象有了要求。一個人得體的穿著使人賞心悅目的同時,也顯示了他的氣質。一個優秀的播音主持人的外表應該根據節目的需要進行適當改變,節目的風格決定了主持人的風格。例如少兒頻道的《小神龍俱樂部》電視節目,主要面對的是孩子這一個群體,因此要求主持人的穿著要充滿朝氣,這樣會使孩子們對這個節目的認同感增加。當一個主持人有了自己的穿著風格,受到了受眾的喜愛時,就會成為一個節目的代言。
(二)內涵
一個播音主持人并不是一個會說話的花瓶,除了外貌的要求以外,對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和相關知識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些就是一個主持人的內涵。一個播音主持人是否擁有內涵能夠影響整個節目的質量。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節目的種類越來越多,人們通過主持人了解整個節目,節目的質量也是主持人的勛章。主持人應該對自己主持的節目充滿熱愛和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在主持的過程中,調動起觀眾的興趣。主持一檔節目久了,就會形成自己的主持風格,比如浙江衛視的華少就是以出色的唇舌功夫出名的,他進行的贊助商播報速度快,但是吐字十分清晰。如果是主持大型的綜藝類直播節目的話,那么對主持的要求就更加高了。因為整個場面上什么狀況都是可能發生的,需要主持人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靈活應對。例如,湖南臺的主持人汪涵,在主持《我是歌手3》這檔直播節目時,面對歌手孫楠突然提出退賽的情況,通過機智與勇敢的應對,未造成節目發生播出事故,不僅化險為夷,還吸引了更多觀眾對其進行評論,沒有做出換臺舉動,保證了節目的收視率。一個主持的優秀與否是看各方面的素質的。外形和內涵都是成為一個優秀的播音主持的必備法寶。變化自己的風格也要滿足觀眾們的審美需求。
二、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價值取向
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內涵要高于播音主持人所從事的工作。近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一股撲面而來的娛樂至上的風潮席卷了整個中國,人們開始重視精神世界的重要性。電視播音主持作為一個擁有眾多粉絲的公眾人物,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粉絲群的價值取向,因此主持自身的三觀一定要正確。播音主持除了需要學習播音主持相關的內容以外,還需要學習所主持節目的相關知識和基本的三觀論斷。播音主持人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形象,并不是單一因素以及其自身能夠決定的,而是在現代化、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由社會文化共同組合、共同構建完成的。因為電視節目在一開始的策劃、定位、組織以及后期的傳播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其會因政府、道德以及社會等多種聲音,在社會文化的不同領域展現出不同的審美價值。有時候一個節目的主持人代表的身份非同凡響,特別是在央視播出的節目更是需要主持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在央視播出的很多節目都傳遞著我國共產黨的主流價值觀,還有社會道德的相應要求。《新聞聯播》主要介紹的是我國目前的形勢,還有海外的局勢。通過新聞聯播我們可以知道國家目前的局勢,和哪些國家是友好的關系,和哪些國家是競爭的關系。主持人的態度這時候就代表著國家的態度,主持人的每句話都代表著國家的發言。因此《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在主持新聞聯播的過程中是不允許說錯一個字的。在著裝方面也要往大氣、端莊的方向引導。《新聞聯播》在播出的時候是有多個臺進行轉播的,因此主持人在畫面的每一幀都必須保證自己的形象是美好的,積極向上的。在中央電視臺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主持人就是倪萍姐姐,她每天都是以最自信的笑容迎接每一個鏡頭。她說過:“我渴望傳播美好的事物,我對假、惡、丑的事物在骨子里是有明確的價值判斷的。”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令人心馳神往。
三、發聲與語言表達技巧
(一)發聲
既然是播音主持行業,那么最重要的一定就是聲音了。人是唯一一個既能制造樂音,又能制造噪音的生靈。語言是人類最美妙的財富。就像歌手要學習如何吐氣一樣,播音員和主持人不管主持什么樣的電視節目,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發聲與語言表達技巧,因為缺乏這類技巧不僅會給播音主持人的審美價值、藝術價值帶來直接影響,還會使整個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直線下降。
每個人的嗓音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播音主持人的發音與語言表達都有每個人的特色。有句話說得很好,你說的話中,包含著你走過的路,見過的人,讀過的書。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自然說出來的話也是不同的。而且除了語言風格不同以外,每個播音主持人都擁有自己獨到的嗓音,或者溫柔細膩,或者活潑輕靈。每一種聲音都能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享受。例如,中央臺播音主持人董卿,她在主持《我要上春晚》這檔電視節目時,聲音圓潤、細膩;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他在主持《非誠勿擾》這檔相親類節目時,聲音溫和、沉穩。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應當滿足人們聽覺方面的審美感受。這樣,才能讓人們在觀看電視節目的同時,對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風格進行直接的評論,并對該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以及文化內涵有一個直接的認識。每個人的發聲條件是天生不可更改的,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應該善于利用自己聲音的優勢,來給聽眾帶來美好的享受。
(二)語言表達技巧
像歌手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唱歌技巧,播音主持人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播音主持技巧。研究節目風格的同時也要確定自己的風格,使得自己和整個節目更加和諧統一。語言是日常交流、表述觀點、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語言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表達技巧,語言的表達技巧是需要鍛煉的,同樣意思的一句話,運用不同的表達技巧,出來的效果,聽眾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你覺得這個人這件事做得不好或者是不應該發脾氣,你直接怒氣沖沖地跟他說:“你這樣是不對的,你脾氣真差。”并沒有任何效果還可能會加深雙方之間的矛盾。如果你換一種說法,先對他進行肯定。比如說:“他這件事做得確實不對,但是你應該心平氣和地跟他講啊,我覺得他一定也會認識到他的錯誤的。”播音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更加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還要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
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能否得到正確運用,或者是在運用過程中是否得體、優美,與播音主持人自身的思想素質、語言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存在密切關聯。對播音主持人在語言方面的要求,表面是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音質應當優美,語氣應當根據節目內容適度調整;而更深層的要求則是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應當用詞準確,言語順暢,有邏輯。以上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技巧,這樣才能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增加與人們的情感交流。播音主持人在實際主持過程中的語言風格或者是個性特色,都應該根據節目類型做出適度改變。
例如,專業性質較高的節目,播音主持人應當使用嚴肅、認真的語言風格進行主持,這是對專業知識的一種尊重,更能得到人們的肯定;而娛樂性較強的節目,播音主持人應當使用詼諧、搞笑、輕松愉快的語言風格進行主持,這樣能夠凸顯節目主題,拉近與人們之間的距離,使人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身心得到放松;如果是競技類的節目,播音主持人應當使用大量的語言帶動現場氛圍,用專業術語烘托現場氣氛的緊張感,給人們展現出競爭激烈的場景。只有這樣,才能使播音主持人的個性得到有效體現,幫助人們理解節目主題,拉近雙方的距離,同時使人們在情感上也能產生共鳴,發揮電視傳媒的傳播作用。
四、結語
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要素包括視覺形象與內涵,發聲與語言表達技巧,價值取向以及綜合作用。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合格的播音主持人離不開自身的不斷努力。美麗的外表是播音主持行業的敲門磚,進入這個行業之后,不斷地學習才能使自己進步。能讓播音主持堅持下來的,就是對這個行業的熱愛,還有對自己品質的堅持。
參考文獻:
[1]卓燕生.播音與主持藝術[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7.
[2]吳郁.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3][意]克羅齊.美學原理[M].朱光潛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吳春曉.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要素[J].人才資源開發,2015,(06):1.
[5]張頌.廣播電視語言藝術——中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張 燕(1972-),女,漢族,河北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總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