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誼+王雪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技發展也是突飛猛進。技術進步促進了教育教學的進步,很多高校在播音主持教學方面也在發展和完善。如今,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為播音主持專業培養更好的人才提供了有力基礎。本文對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教學適配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全媒體;播音主持;適配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66-01
全媒體是針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是有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媒體的形式逐漸多樣化,針對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更符合人們對傳播媒體的要求。在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具有一定挑戰,如果進行科學合理應用,必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有利影響。
一、全媒體時期的傳播特點
(一)參與范圍廣。傳統時代,信息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電視、報紙、廣播等,現在多種傳播形式使得信息傳播的范圍擴大,同時信息接收的群體范圍也在擴大。如街頭的電子廣告屏,就是信息傳播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非常靈活,不僅內容多變,更重要的是信息的接受者數量和范圍都有所擴大。同時,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模糊不清,信息的接受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傳播者,信息的傳播者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或許也在接收著另外的信息。受眾范圍大是全媒體時代傳播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受限因素減少。傳統的信息傳播由于媒介的限制,傳播的空間范圍受限。在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很少受到地域的限制,空間范圍逐漸擴大。媒體信息的傳播受限的因素減少,移動媒體的使用也減少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三)傳播的時效性強。信息的傳播速度對于現代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的信息傳播時代,因為信息傳播不及時而造成重大后果的事件時有發生,那么,在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電視媒體直播、網絡直播都是實時播放正在發生的事件,傳播最新的消息;微博對事件的傳播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這樣的實效性,是新媒體技術傳播的重要特征,也為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二、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學的完善策略
(一)增強學生的媒體素養。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及日后工作中的使用都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在進行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時,首先要增強學生的媒體素養,讓學生認識到媒體素養對他們的學習以及未來工作的重要性。學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
第一,開設必修的素質課程,配備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定期開設相關知識的講座,保證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和專業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和反饋,促進雙方的交流,監督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在開設課程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和校園內的宣傳欄宣傳有關的知識,并且做到定期更新;第四,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校園活動,將學生的這種素養體現在實踐活動中,與此同時,老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教學方案,促進教學。
在上述幾種方法中,都要充分考慮到教師本身的媒體素養,如果教師的素養不夠高,那么對學生的單純教育意義也不是很大。
(二)完善教學方式。傳統時代,基本的教學方式是老師教育,學生接受。為了避免因這種單純的教育方式帶來的不好后果,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理論實踐的結合教育。如果只是教育理論,書本上的知識永遠跟不上實際發展速度,那么就是落后的教育成果。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的同時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適應全媒體對主持人能力的多方面要求。具體方法如下。
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并提供模仿上鏡的機會,讓學生在了解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夠很好解決自身出現的問題,同時也為學生在以后工作中遇到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提供保障。
三、結語
全媒體是一種發展趨勢,也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勢必會面臨的,那么根據全媒體傳播的特征,文中提供了幾種完善教學的途徑,目的是更好地適配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烏珊丹,詹菁.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學的適配性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5,(12):38.
[2]徐川.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研究[J].大眾文藝,2013,(19):210.
[3]趙娜.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研究[J].新聞知識,2013,(0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