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編輯是隨著各種新媒體的產生和興盛而出現的編輯職業群體,他們既與傳統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編輯有著傳承的關系和共性,同時又有自身基于新媒體的特性。新媒體編輯素養的要求與提升在很多方面與傳統編輯是一樣的,但由于新媒體編輯職業特性的不同,素養內涵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關鍵詞】新媒體;編輯;素養;要求;提升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144-01
新媒體編輯是隨著各種新媒體的產生和興盛而出現的編輯職業群體,他們既與傳統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編輯有著傳承的關系和共性,同時又有自身基于新媒體的特性。因此新媒體編輯的素養在許多層面與傳統媒體有著共同的要求,也有其顯著的職業特點。
新媒體編輯素養的要求與提升在很多方面與傳統編輯是一樣的,但由于新媒體編輯職業特性的不同,素養內涵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新媒體編輯與傳統編輯相通的素養要求
(一)政治素養
政治的正確性,無論在東西方國家都是媒體編輯的共同素養要求,只是在不同國度有不同的具體表現而已。在中國的媒介環境中,政治性,特別意味著對黨和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堅守,具有強烈的政治敏感性,用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深刻領悟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精神。新媒體中的信息海量,但也極其蕪雜,在多元思想文化交織并存的條件下,更需要編輯具有髙度的政治敏感性。
(二)法律素養
新媒體編輯不但要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這些原本針對傳統媒體的法律,也要掌握《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新媒體編輯要熟知包括著作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新聞控制與新聞自由以及傳播從業人員自律等內容的基本法律法規,樹立依法編輯的意識,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所以,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適用法律規則是一樣的。但是,新媒體也有其特點,就是問題集中于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方面。
(三)文化素養
前些年來,新媒體技術教育大多為理工科院系所設置,許多新媒體企業招聘人員大多從技術層面上而不是從人文方面考慮,這也影響了新媒體編輯群體的文化素養。
具備扎實的語言文字(包括外語)知識是所有編輯應該具備的基本功。對于新媒體來說,編輯的工作仍然與語言文字緊密相連,如果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功底、較好的寫作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是很難勝任編輯這項工作的。新媒體面對的公眾范圍要比傳統媒體更廣,信息的“海量”和需要不停更換的頁面,使得有些編輯只注意所選內容是否新奇、搶眼,或只注意追求上傳速度而忽略了所傳內容在文字方面的不足。近些年來,各新媒體在招聘編輯人員時已開始把文字功底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編輯的專業特點使得其對知識的寬度要求高于他人,新媒體編輯每天要面對無數條各種各樣的信息,哪些該采用,哪些該舍棄,沒有寬泛的知識面是應付不來的。
二、新媒體編輯特定的素養要求
新媒體編輯隊伍人員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新媒體產業的健康發展。除了以上與傳統媒體編輯共同的素養要求,新媒體編輯還有其特定的素質要求。
(―)IT素養
新媒體編輯只有努力培養和鍛煉自己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能,不斷學習、吸收新的網絡知識和技能,才能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新媒體編輯必須具備熟練的網絡技能,熟練的駕馭網絡交互方面的技能是對新媒體時期編輯的基本要求。編輯只有熟悉了網絡技術的設計原理,才能根據自身的專業對新聞的傳播與制作進行技術處理,進而在掌握網頁制作技術的同時,使新聞傳播的特性符合網站設計需求,完成新聞傳播工作,并符合新聞傳播應具有的特性。從而避免時間上的延遲以及效果上的折扣。
(二)信息處理與整合素養
信息處理素養包括對海量信息的甄別力、整合力、策劃力、影響力、互動力以及對市場觀察的敏銳力等,這是新媒體編輯素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新媒體編輯要運用獨特的選取和編排資料的方法,賦予這些材料以獨特的組織結構和表現形式,所以,新媒體編輯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媒體內容質量的高低,甚至決定著新媒體的命運。
參考文獻:
[1]崔金貴.新媒體技術對學術期刊編輯心理的負面影響及調適[J].出版發行研究,2013(11).
[2]喬占軍.新媒體視閾下科技期刊網絡營銷可行性分析及策略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04).
[3]盛杰,陳燕.微博在輔助科技期刊審稿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04).
[4]聶穎,張宜軍,于洪飛.新媒體環境下編輯素養探析[J].青年記者,2013(03).
作者簡介:
何力揚(1969-),男,漢族,哈爾濱市人,本科,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編輯,研究方向:主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