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獲評 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 ,全國僅百家
熊一兵+吳志星+彭思玉
摘 要:本文以大學生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作為研究對象,從多元參與服務平臺、共生智慧服務平臺和特色發展服務平臺三方面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措施,實現其社會價值的更大化。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服務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新世紀重要新興產業,并成為了經濟新的增長點,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中,也強調以“六個一”為主體內容的基本思路。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運用知識產權來進一步服務大學生陶瓷文化的探索與實踐更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新媒體與陶瓷文化知識產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類由竹簡、印刷、電子符號向數字時代發展,傳統媒介發生了很大變化,并由傳統報紙、錄音機、電視向以網絡、手機為媒介的微媒體、自媒體時代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廣、視覺震撼力和表現力較強。同時,新媒體一方面在向人們高速、快捷傳遞信息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不容忽視的問題:實時監控難、證據采集難等,現行形勢下陶瓷文化藝術品市場上作品真偽難辨、優劣不明,如何加強新形勢下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就成了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陶瓷產業在新媒體平臺上的推廣,從以往主要依靠手摸眼看的傳統鑒定辦法轉換到用數據來表達、讓科學來證明等,國家針對新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先后也出臺了法律法規,并努力基于傳統的知識權保護手段上,采用包括專利、商標和版權學在內多種方式,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將更具計劃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為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服務開拓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空間,注重品牌塑造,加強陶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陶瓷文化品牌。
2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陶瓷文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措施
第一,多元參與服務平臺——從運用、保護和管理體制入手:鼓勵發明創造,專利申請,維護陶瓷知識產權合法權益,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
通過政策引導和物質投入,帶動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鼓勵開展技術創新,加強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在景德鎮市調研過程中發現,通過頒布實施《專利費資助暫行辦法》,設立市專利費資助資金等方式,比較好地調動了陶瓷人才開展技術創新、申請專利保護的積極性。
為進一步加強對陶瓷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景德鎮陶瓷知識產權保護辦法》順利實施。嚴格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開展大型宣傳咨詢和打假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全面清理已辦理使用“景德鎮”馳名商標的100多家陶瓷企業,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嚴重侵犯陶瓷商標權的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對于嚴重侵犯陶瓷商標權屢教不改的,可運用法律手段打擊商標侵權行為。2006年11月28日,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自2007年以來,全國陶瓷行業唯一一家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在景德鎮高校正式建立,景德鎮通過該中心創辦的“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網”,為中國陶瓷行業提供國內外專利的咨詢、查找等各種服務,建立景德鎮陶瓷專利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了江西省陶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完成專利查新70余件,代理申請專利數百件,參與指導企業貫標50余家,建立建成專利專題數據庫近百個。
第二,共聚智慧服務平臺——推動創意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知識產權應用能力,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4·26知識產權進校園”咨詢是一項特色活動,由江西省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聯合景德鎮市科技局等部門,在景德鎮陶瓷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景德鎮每年承擔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的“全國陶瓷行業知識產權高級管理人員系列培訓班”,通過建設專利管理信息平臺,深入企業開展專利信息利用培訓。
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開通遠程教育平臺景德鎮陶瓷大學分站,培養專利代理人。近年來,中心承辦陶瓷領域及專利信息培訓19次,培訓人員2000多人次,遠程教育培訓3700多人次,承擔全國高校巡回講座3次,服務企業370多家。
該中心還擁有兩個宣傳知識產權知識的窗口: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網、中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2012年,江西省科技廳認定中心為省級科技查新單位。中心擁有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瑞士、俄羅斯多個國家與組織的專利數據庫,為全國陶瓷行業及江西省企事業機構提供國內外專利的檢索、咨詢、專利轉讓與推廣、專利統計與分析、專利專題數據庫建設等服務。經過多年應用與實踐,該中心建立并完善了現代專利信息服務模式,提出并逐步健全的全國陶瓷行業-全省新興產業-地市重點產業-各地重點企業服務理念為行業所認可和肯定。
第三,特色發展服務平臺——通過理論分析、問卷調査等,構建陶瓷文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評價指標體系,推進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建設特色化。
轉變陶瓷文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的觀念,融入社會信息交流中突出自身特點和優勢,進一步突出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重要性,適應社會對陶瓷文化要求,旨在增強陶瓷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實現陶瓷文化在社會中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積極進行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發展評價。隨著新媒體技術和陶瓷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新的傳播理念、模式愈發沖擊著傳統陶瓷文化信息傳播模式,更影響和改變著人們信息傳播習慣和消費方式。通過適應新媒體信息傳播環境,正視大學生陶瓷文化不斷同質化趨勢,凸顯出文化特色,推進實現其社會價值。
認真實證分析主要服務平臺的發展水平。研判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發展總體水平,整合現有的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網絡資源,運用新媒體建設好陶瓷文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完善本土化、符合國情、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傳統的知識產權管理,逐步向商標服務、版權服務擴展,保護陶瓷文化知識產權合法權益。
3 創新點
根據大學生陶瓷文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的總體建設工作目標,運用新媒體進行大學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其在實物展陳和虛擬網絡中信息傳播和服務質量,促進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事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走綜合發展之有效路徑。
通過提高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陶瓷文化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版權、商標品牌等之間的優勢互補,并在平臺上加大宣傳發揮出的預期效果,為陶瓷行業提供國內外專利導航、商標咨詢和版權維權等各種服務,推進陶瓷行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發揮出知識產權在品牌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云莉,曾強,魏群.陶瓷名家作品在藝術授權經營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J].中國陶瓷,2016(3).
[2] 吳漢東.知識產權領域的表達自由:保護與規制[J].社會科學文摘,2016(7).
[3] 羅曉寧,鄢春根,楊悅.高技術結構陶瓷專利信息分析[J].中國陶瓷,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