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福建省文化產業分層增加值(億元)-文化產品更豐富了
周曉燕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墨翰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云南 昭通 657306)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城鄉趨于一體化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因此而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不僅能夠使得我國廣大農村文化得到傳播,同時還能夠推動農村發展生產力,就目前情況來看,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根源,積極尋找新的農村產業文化發展路徑,抓住機遇,不斷創新,才能夠真正實現農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建設新農村,呈現一體化。
關鍵詞:農村文化產業;功能定位;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247-01
所謂農村文化產業主要指的是將經濟利益作為目標,依托于市場,把農村的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資源轉換為文化服務或者文化產品的一種產業形勢,比如主題樂園、文藝風俗演出、農家樂等等。可以說,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不僅能夠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使得農民增加收入,還能夠培養農民的法律意識,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同城鄉一體化和建設新農村的目標相契合。本文從農村的文化產業功能定位入手,分析了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有效路徑,希望能夠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一、農村文化產業的功能定位
1.文化功能。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農村的文化資源充分挖掘,結合市場機制,實現農村傳統文化的復興,使得這些文化能夠朝著成熟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使得農村文化能夠在現代文明發展的大環境下得到認可,并增加農民的自豪感。目前來看,我國城鄉一體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傳統文明同現代文明有著非常明顯的沖突,無論是文化還是價值觀都呈現出多樣性、多元性的特征,農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文化的沖擊,并表現出明顯的弱勢,甚至出現被侵蝕的現象,加上市場經濟一味追求利益,直接導致那些同社會發展節奏不相適應的農村文化面臨挑戰。所以,如何保護農村文化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不僅僅要對農村進行重建和改造,還應該注重農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于傳統文化我們不應該抱著摒棄的態度,而應該抱著發展和創新的態度,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大環境,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正是能夠對這些傳統文化進行整合與創新,使得農村原有的價值觀能夠繼續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因此,在城鄉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農村文化產業有著非常強大的文化功能。
2.社會性、經濟性功能。 除了文化功能外,農村文化產業還體現出社會性、經濟性功能,主要表現在能夠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快新型城鎮化與農村現代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產業需要關注文化產品所屬的產業性質,調查文化產品的經濟效益,積極的汲取城市的發展理念、技術及資金,擴大農村產業規模,尋找全新的增長點,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讓農民能夠身在鄉土卻脫離于農耕,真正實現產業轉型,加速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合理分配農村勞動力,解決農村勞動力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配不均的問題,全力解決“三農”問題。
二、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有效路徑
1.完善配套政策。農村文化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基層的管理者應該轉變思維觀念,完善制度建設,打造適合發展文化產業的大環境,在政策指導下,實現農村文化資源的最優化使用,建立科學公平的交易平臺,除此之外,我國政府也應該在土地與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科學引導,合理規劃發展路線,避免出現“一窩蜂”或“一刀切”的發展狀況,使得農村文化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尊重現實與歷史,不斷創新,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2.打造文化品牌。同其他的產品一樣,文化產品要想得到認可就必須具備自身特色,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充分的挖掘當地文化具有的特色,力求所創造出的文化產品或體現鄉土人情,或貼近自然,或貼近歷史,或貼近民族,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農村文化產品應該既體現出與時俱進,同時又能保留傳統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3.注重人才培養。文化產業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它是知識與人才非常集中的產業,雖然環境以及資金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影響更多的因素是人才。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地區懂得文化產業又精通市場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要想實現農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首先應該培養和引進人才,其中包括了解經營與管理、熟悉市場運作的人才以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把握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人才,還有就是有德有才的據歐扎實基本功的文化表演人才。
三、結語
就目前情況來看,農村文化產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要想其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正確認識農村文化產業的功能定位,尋找出文化產業的發展路徑,完善配套政策,打造文化品牌,注重人才培養,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帶動農村生產力的提升,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更好地建設新農村。
參考文獻:
[1]李明宇,付艷麗.城鄉發展一體化背景下農村文化產業的功能定位及發展路徑探析[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2]李艷慶,辛文玉,李艷靜.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保定市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4(01).
[3]王丹玉,王山,奉公.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析[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