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你該如何應對
周軼群
摘 要:節目編導是創造優秀電視節目的關鍵,隨著電視節目種類不斷細化,電視節目編導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要。一個合格的編導,不僅要為國家和社會服務,也應承擔創作電視節目的任務,其在整個節目制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電視編導為研究視角,進一步闡述電視節目對編導人員的要求,詳細介紹電視節目編導有效把握文字的方法,以期為制作更好的電視節目提供指導。
關鍵詞:電視編導;能力要求;文字把握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106-01
電視編導作為一檔電視節目的靈魂人物,通過電視節目,受眾可以看到電視編導的主觀思想的反應。隨著互聯網經濟發展,觀眾的品位越來越高,他們對節目的畫面效果、質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電視節目的地位受到挑戰,這需要編導能夠創造符合觀眾口味,緊跟時代潮流的電視節目作品,從而滿足觀眾的需求。
一、電視節目對編導人員能力的要求
電視節目豐富多彩,不僅要求電視編導有著較高的職業素養,也要具有勇于創新的能力。電視編導可以結合自身電視節目的優勢和其他電視節目的長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所制作的電視節目符合多樣性的特點。如今是一個信息高速發達的時代,電視節目有一項重要的作用就是及時傳輸有效信息。因此,電視節目需要保證新鮮、及時和趣味性,從而吸引觀眾的眼球。電視節目向觀眾傳播的內容大多應該是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但對于社會不良風氣和敏感問題也不能唯恐避之不及,而應以更認真、客觀的傳遞給觀眾,引起受眾的共鳴和反思①。
同時,電視編導是電視節目完美運行傳播的操控者,電視編導要確立電視節目受眾定位,制作出觀眾愛看,且有社會意義的電視節目。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對社會的不良現象丑惡風氣要敢于揭露,在曝光之前,電視編導和電視節目制作團隊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誘惑、威脅,此時,電視節目工作人員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電視編導要帶頭樹立這樣的風氣。“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電視編導都無法格守道德底線,又怎么要求和管理手下的人呢?此外,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突發性狀況,例如:設備損壞、新聞節目直播員稿件丟失,娛樂節目出現人員傷亡等情況,電視編導需要臨危不亂,真正意義上發揮領導能力,運用工作經驗及時解決問題,使節目完美的完成。
二、電視編導有效把握文字的對策
畫面是電視節目的主要輸送形式,電視節目中大量的場景、人物表情形態等均以畫面的形式展示給觀眾的。觀眾是電視節目服務的對象,畫面質量越高,越容易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反之,畫面質量差,觀眾的認可度就會低。電視節目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那些無法通過畫面完整展示出來的內容,就需要解說詞的補充和介紹,解說詞的講解旨在使畫面的銜接更的流暢自然。語言是提升電視節目深度的手段,就像是做飯一樣,畫面是主要食材,語言文字就佐料,輔助主食讓它變得更好吃②。電視節目通過文字語言向觀眾傳達信息、表明自己的觀念,如果沒有文字語言,電視節目只是圖片的流動展示,電視節目也就失去本身的意義,也無法受到觀眾的喜愛,最終只會漸漸地消亡。
電視節目創作過程中,會安排專人負責解說詞撰稿寫作。電視編導需要和撰稿人進行溝通交流,使其明白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并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來辨別一篇解說詞是否是合格。不得不說,通過電視媒體可以展現多種多樣的藝術,而每一種藝術在電視這個媒介展現都會存在一定的瑕疵。優秀的解說詞可以彌補這些藝術形式的不足。但運用解說詞時編導人員要注意下列問題:
(1)電視節目編輯過程中,因畫面生動性明顯超過語言文字。因此,要善于使用畫面講解故事,提升畫面敘事能力。當畫面表現不了或表現效果不佳時,考慮配合解說詞。電視節目的解說詞不是簡單的畫面的解釋說明,解說詞要依據主題需求深入挖掘畫面內在含義,它應該是畫面的擴充、延伸及升華形式。此外,解說詞應為觀眾提供畫面以外的信息,尤其是那些無形的、與畫面存在密切聯系、觀眾不宜直觀看出來的信息。
(2)語言文字要符合電視節目的要求,電視解說詞要遵循語言通俗易懂、干凈利落等原則,不要過分進行渲染和夸張。但對于所制作的節目不同,運用的文字語言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例如:新聞類就需要比較正式規范;對于綜藝類電視節目或者是電視劇等以娛樂性質為主的節目,其語言要直白簡練,更加偏向口語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視節目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聲音和畫面這兩個方面向受眾傳達。無論電視節目的風格怎樣轉變,都無法脫離這兩個方面。電視編導作為一檔電視節目的創作者和領導者,一個合格的電視編導要勇于創新,沉著冷靜,恪守職業道德底線,在技術上會統籌協調畫面和文字的關系,為廣大觀眾獻上更多更好看的電視節目。
本次研究在深入分析電視節目對編導能力相關要求基礎上,提出電視編導把握文字的策略,以期為類似研究提供一定指導。
注釋:
①李慶生.淺談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創作[J].新聞研究導刊,2014(17).
②杜靜.新時期電視編導的能力要求和培養對策[J].中國傳媒科技,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