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產品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研究.pdf
胡雨霞 丁璐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化時代的到來,全世界國家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這就促使著國家之間的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滲透。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家的發展,所以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也成為了國際話題的熱點。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中留下許多的文化精華,這也讓我國在國際上成為了文化強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給我國的文化產業提供了基礎,我國應該利用好傳統文化來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的創新。
關鍵詞:中華文化 創新 文化產品 傳統元素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迄今為止,對于中國的傳統元素的看法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見解,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說法認為中國元素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這種元素可以讓人們看到的同時就可以想到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對于在廣告中存在的文化元素,我們可以劃分為形象元素、藝術表現元素、思想價值元素三大類:
1.形象元素其實就是傳統文化的表象,是傳統文化外化的形象,在廣告中就是用人們熟知的傳統事物來表達,讓觀眾通過觀看廣告就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比如在廣告中出現的長城,它就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特色,極具民族色彩也是民族內涵的集中體現,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
2.藝術表現元素主要是融合了中華傳統技藝和手法的傳統元素。通過對古老技藝的傳承我們可以繼承到傳統的優秀文化。中國傳統的技藝刺繡就是藝術表現的很好的形式,將刺繡融入到現代廣告中可以把傳統藝術和現在新的傳播媒介相結合更好的弘揚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
3.思想價值元素是指我國傳統文化中所重視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追求,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感染,所以形成了中庸內斂的性格。在廣告中運用到人們的思想習慣可以讓人們感到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同時還能使廣告深入人心。
二、文化創意產品現狀分析
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產品的主要價值也來源于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通過這些有形的產品來傳播文化,人們可以更加主動的接受文化的影響。廣告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意味著文化的傳播無處不在,人們也就隨時感受著傳統文化。
文化在通過新時代的創新之后形成了文化創意產品,這種新的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文化創意產品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突破了原來的文化發展方式,通過產品的形式不經意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雖然現在仍是以文化產品為文化發展的主要,但這種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今對于創意產品設計的創新性不夠,不能跟緊發展的潮流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
產品的設計過于形式化,對于產品的內容以及方法不夠豐富,創作的水平不高,設計師的能力不夠設計。許多好的創意被抄襲又或者是慢慢的落后但依舊得不到創新。當然在眾多的文化創意產品但這也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他們的共同點都包括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注重產品的工藝技術,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適合當代國家的文化發展方向。
我國臺灣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很迅速也很成功,所創造的文化品牌也受到的國際上的認可。這主要是得益于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設計者自身的高水平和努力,臺灣特有的區域文化的特色。臺灣的文化產品制作工藝尤其的精致獨特,這也讓文化價值得到高標準的體現,讓文化產品的附加值更高。
通過調查報告我們也發現了臺灣文化創意產品之間的共同點,具有代表性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臺灣國際產業博覽會的設計各有其個性但又有臺灣文化的共同特性。臺灣的文化產品特別重視內容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作品的原創尤其的重視,善于利于臺灣的民俗文化,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同時在完成產品的創造時也注重對產品的定位,再設計上更多的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產品的實用性。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
中華文化的發展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發展史,在發展中以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留下的文化產物更是不計其數,包括各種文物古跡遺址,這些都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象征。
在我國的許多行業當中都充斥這對傳統文化的表達,這在建筑行業和服飾行業中運用的更是廣泛。一些象征美好寓意的事物充分的被挖掘使用。在建筑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如傳統的大紅燈籠的裝飾就寓意喜慶紅火還有中國結的墻畫等都在建筑行業使用的較多。而在服飾上形成了一種民族風的服裝,這種服裝主要以中國傳統的棉麻制造,紐扣也使用傳統的布料衣扣而不是金屬紐扣,在服裝的圖畫上也通常是一些傳統事物比如竹子梅花等中國風的景物。如今在漫畫產業上我國的文化產業也發展的比較好,動畫制作中越來越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在動漫《大魚海棠》中,主要的色彩是大紅色,男女主人公的服飾都是單一的紅色,且女主角的服飾也和中國的旗袍樣式很像。這些顏色服飾讓觀眾直接就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當中的建筑也是我國傳統的福建土樓,這種圓形建筑體現著一種容納的胸襟。動漫中還多次出現我國古代的成語和詩詞,甚至整個故事都是由一句古語所產生的,這就更加直接的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國古代開始就對色彩的使用很是注重,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含義,古代帝王的服飾以黃色為主,代表著皇權和天子的神圣。紅色則代表著喜慶紅火,所以古代嫁娶的婚禮及服飾都以紅色為主,圖個喜慶的寓意。如今人們更多的喜歡綠色,因為綠色代表著和平自然,這正是我們現代所追求的。總之,各種色彩都有它適用的地方和不同的寓意表達,色彩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文化創意產品中除了有色彩文化的表達,在文字以及表達服飾上也會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些都能是文化產品具有獨特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對于我國傳統的物質文化在產品的創造中可以直接的借用,當對于那些無形的精神文化則需要設計者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靈感來通過作品展現出來,這要求設計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背景和對文化的獨特看法。我國傳統的文化故事以及傳說等都可以成為文化創作的素材,很多的文化產品就來自我國的傳統文化故事,比如《大魚海棠》就是來自我國傳統著作《莊子》中的一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而來,動畫片《神筆馬良》也是來自古代的神話故事。這些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品的融合,也帶動了我國文化產業新的發展。在文化產業發展當中只有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才能走向世界。
四、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更好地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策略
我國現如今文化產業發展的勢頭很不錯,但和西方發達國家對比而言還有一定的差距,各方面的發展還很不完善,發展的水平也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我國的文化創意者要更加努力的探索和鉆研,通過借鑒西方文化產業的經驗來找出自身的不足對于發展的優勢也要加以吸收成為我國發展的優勢。在當今文化相互交流的同時,傳統文化資源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當中不僅要懂得借鑒他國的經驗也要注重對本土文化資源的保護,要逐漸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步伐緊跟時代潮流。
要想文化產業產品有一個好的發展就應該注重對傳統文化的運用,這就要求設計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底蘊和對傳統文化的獨特觀察視角。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留下了許多的文化寶藏,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化創意者就掌握各種了解傳統文化的途徑,全面的了解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積累,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領悟到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這樣才能在文化創作中有豐富的文化素材,才能靈活的運用文化元素,創作出優秀的文化創意產品。在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當中我們要適當的借鑒西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但也不能不加以思考的模仿,要始終保持我國文化產業的民族特色,也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發展的程度也不一樣,適合別人的并不就代表適合自己,所以我國的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展現出我國文化的魅力,只有這樣我國的文化產業才能經久不衰,持續的發展,才能走向世界文化的發展舞臺。要想文化產業得到發展,就必須重視對文化產品的創新,只有不斷的創新,文化產業才能充滿活力,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所以在對文化繼承的同時也要注重文化的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創意產品中的運用,既可以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保持文化產品的民族特色,也可以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展現出來,是傳統文化有新的發展。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代,創新已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式,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才可以尋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和模式,才可以適用多樣化的需求,經濟才能健康平穩的運行。文化產品的創新可以為文化產品注入新的元素,保持文化產品的生機活力。我國文化產業的進步可以從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利用開始,當然我國歷史悠久留下的文化也特變的豐富,不同的文化適應不同的文化產品內別,所以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者也要注意對傳統文化的分類和整理。在對傳統文化的運用時還要重視和其它文化的交流,相互的借鑒和學習才能更好地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有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它國文化的借鑒之上,我們還應該要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感到自豪,增加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這些都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所要注意的,也是文化產業產品中要做到的。
結語
簡言之,在我國的文化產業當中如果更多的運用到傳統文化,注重二者的融合,那這不僅可以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在國際上增加,還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且是綠色發展消耗的傳統文化而不會產生污染。所以我國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等第三產業,做到可持續發展。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們可以通過文化創意產品為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是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趙希崗.現代圖形設計與傳統圖案[J].裝飾,2003(4).
[2]崔銀河.廣告策劃與創意[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3]丁俊杰,張樹庭.廣告概論[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9.
[4]李笑寒.廣告創意的民族文化內涵[J].美術教育研究,2012(18).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