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小齡童版孫悟空』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西游記》占據了一代人的童年時光。六小齡童因《西游記》出名,《西游記》更因六小齡童增添了無盡的活力。作為扮演猴王世家的一員,他把孫悟空猴兒的天性及對現世的叛逆不羈展現得活靈活現。
2、『翁美玲版黃蓉』
從1983年的一炮走紅,人們深深地記住了那個古靈精怪,亦正亦邪的俏黃蓉,至今已經過去20多年。在人們心中兩者之間已經劃上了等號,雖然其間曾有人想改變這一定式,但卻顯得那么蒼白,也許正是其為愛殉情使得“超越”二字對于這一角色變得更加不可能。
3、『林青霞版東方不敗』
或許是因為林青霞,讓東方不敗成為香港武俠電影史上的至尊人物,女人演變身后的男人,至今沒有哪個東方不敗的扮演者能夠望其項背。濃重俊朗的眉目,英氣逼人的威凜,千嬌百媚的眼眸,這一切,還有誰能演繹得出來,東方不敗從一個魔頭變身為兩重性格的變態(tài)人物,一半是魔頭,一半是嬌女,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光彩襲人,這容光幻彩的驚艷直到今天依舊能夠橫掃江湖。
4、『游本昌版濟公』
“濟公”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羅漢化身的濟公在人間懲惡揚善、治病救人。老百姓將他視為“活佛”,而那些為富不仁、壞事做絕的惡人則對他又恨又怕……1985年,電視連續(xù)劇《濟公》紅遍大江南北,濟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以詼諧自如、妙趣橫生的表演贏得公眾的廣泛好評,“鞋兒破、帽兒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的主題歌更是被人們廣為傳唱。
5、『李幼斌版李云龍』
李云龍“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這種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亮劍”精神,體現了鮮明的中國氣派和民族精神。李云龍的出現是對以往影視創(chuàng)作中英雄模式的一種突破,他將中國熒屏上的英雄形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6、『王剛版和珅』
從《宰相劉羅鍋》開始,人們改變了對反面角色的認識,開始喜歡上了那個罪大惡極的和珅,短短的幾年,人們已經習慣了和珅和王剛之間的等同性。王剛把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表現的入門三分,不論從性格還是骨子里所透出的那種官氣,奴性,還有作為普通人的俗氣,良知,都讓人覺得那樣的真實。這恐怕也是唯一以反面人物而具有頗高人氣的一個角色吧。
7、『黃元申版霍元甲』
《霍元甲》攝于1981年,20集,是第一部在內地播出的港臺電視劇,當年播放的時候絕對是萬人空巷。《霍元甲》也是當時香港當紅小生黃元申的最后一部代表作。黃元申在成功扮演了霍元甲之后不久,突然宣布割絕紅塵,毅然去了九華山出家,成為世人不解之謎。
8、『陳曉旭版林黛玉』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實與理想、哲理與詩情,并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里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像。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無疑最為接近這個形象,因而也成為了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