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上海》套用了《北非諜影》的故事框架
耿崢

晚上看了電影《大上海》,感覺不錯,內中部分情節(jié)感人,但竟然發(fā)現,故事的主框架竟然是套用的《北非諜影》(即《卡莎布蘭卡》。
經典影片《北非諜影》的故事結構是:男主角與女主角曾經相愛,因為誤會而分手并且彼此不知音訊。幾年后,男主角成為非洲卡莎布蘭卡市的一個酒店老板。女主角及其丈夫也來到此城,并住在男主角開的酒店,二人相遇,由敵視而解除誤會而舊情重萌,但隱忍未發(fā)。此時,女主角的丈夫是抵抗份子,正被德軍追捕。關健時刻,男主角保護了女主角的丈夫并拿出原屬于自已的二張機票,將女主角和她的丈夫送上了飛機,逃離虎口。
《大上海》有二條線,一條線是以青幫大享杜月生為原型的男主角的奮斗及抗日經歷;一條線是男主角與女主角的無奈的情感經歷。第二條愛情線一度是主線,第一條線只是暗線。而第二條線則與《北非諜影》的框架一模一樣:男主角青年時與女主角相愛,因為女主角得知男主角的黑社會身份而沖動地與之分手。若干年后,男主角成為大上海的黑社會大享,最大的酒店的老板。女主角和其做地下抗日份子的丈夫來到了大上海,住進了男主角開的酒店,二人相遇。男主角依然愛著女主角,并保護著女主角的丈夫。兩人由敵視而消除隔閡而重拾舊情,卻隱忍未發(fā)。日軍開始轟炸并進攻上海。男主角手里有二張機票,只能帶一個人走(這個情節(jié)有點做作,明顯是做戲,模仿痕跡太重),于是,男主角為了保護女主角及其丈夫,拿出原屬于自已的二張機票,將他們送上飛機,逃離虎口。

以上的情節(jié)應與《北非諜影》是一模一樣的。
不僅如此,連敘事風格也與《北非諜影》一模一樣,二個人的情感經歷均以回憶展開。當然,后者還有點《美國往事》的風格。
女主角逃離虎日之后的情節(jié)(最后的高潮),就有了中國抗戰(zhàn)電視劇的風格了。女主角的丈夫回上海繼續(xù)搞地下工作,被抓。男主角的師母也被抓,老婆也被漢奸占有(這個也有點不合理,男主角離開上海,理應帶走老婆的)。于是,男女主角二人有了交集,一同回到上海與日軍決戰(zhàn),救出了該救的人,除掉了漢奸,打死了日本將軍。——這個是中國電視劇的風格了。這是后話。但前面的框架,諸位認為,與《北非諜影》不是如出一撤嗎?
當然,整個電影還是好看的,二首主題曲不錯,敘事風格借鑒了《北非諜影》及《美國往事》(片名也可叫《上海往事》),凝重、抒情、血腥。有些情節(jié),主要是愛情情節(jié),較為感人。男主角義薄云天、重情重義的個性感人。幾個主要演員也較給力,如周潤發(fā)、吳鎮(zhèn)宇、高虎。值得一看。

耿崢,湖北省某省直機關公務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電影局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會員。三國周瑜研究會副會長。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大曾做過《長江日報》公安政法記者。2005年起,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2007年起,在大陸和臺灣先后出版長篇小說《大都督周瑜》、《副省長,與權力巔峰的對峙》、《我的極品男友》、《黑道不容愛》、《周瑜外傳》(臺灣)、《孤獨戰(zhàn)士》等八部及散文集《青春風鈴》一部。在各類報刊發(fā)表長篇小說《王子娛樂城的覆滅》等二部,發(fā)表中篇小說《最后一個西路軍》等三部。2010年轉向影視劇本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多部電視劇及電影劇本并售出、拍出、播出。所創(chuàng)作的原創(chuàng)劇本囊括了包括“華策杯”、“影協(xié)杯”、“曹禺杯”等全國所有劇本獎項。電視劇代表作為抗戰(zhàn)大劇《我把忠誠獻給你》),獲江蘇電視臺“最受觀眾喜歡的十佳電視劇獎”。因所創(chuàng)作多為原創(chuàng),且多能賣出,故被戲稱為“中國原創(chuàng)編劇第一人”。目前主要做委托定制創(chuàng)作。其作品追求主題鮮明深刻、故事新鮮傳奇有強情節(jié)、人物生動有個性。近年也從事導演工作。為本單位策劃執(zhí)導行業(yè)微電影,也在業(yè)余執(zhí)導院線電影,已有二部導演兼編劇的電影作品。
選自蘇白文化、未來趨勢文化簽約書稿《編劇導演的散文及麻辣影評(暫定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