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數民族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極高的教育價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將少數民族文化同課程資源建設相結合,深入挖掘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當代價值,切實增強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尋找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少數民族文化契合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241-01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在建黨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1]。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發展,但是少數民族地區優秀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強仍面臨新的困難與挑戰,還需要將地方少數民族優秀的文化資源的開發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有效結合。
一、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開發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問題
(一)“唯商業化”抑制了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功能的發揮。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不斷挖掘和推陳出新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重要手段,但是對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過度商業化開發所表現出來的急功近利的心態以及監管的缺失,導致少數民族地區形象受到嚴重破壞,降低了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的品質和聲譽,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抑制了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
(二)濃厚的宗教信仰氛圍增加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難度。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客觀的歷史原因和獨特的文化背景,形成了本民族的獨特的宗教信仰并且有著濃厚的宗教氛圍,這也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特點。在將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結合的過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視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影響。具有一定宗教信仰的高校大學生在接受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學習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較高的意識形態宣傳工作能力。
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優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結構,增強教學合作。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要教師能跨課程、多學科整合教學資源,不是只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其中的一門課程,而是能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融會貫通,形成統一的教學體系,此外由于涉及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熟悉當地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包括當地經濟發展狀況,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除了能立足自身專業外,還能涉足多門學科專業的能力,以此來打破課程界限,充分發掘和統合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避免在教學中流于形式,過于膚淺。多學科、跨課程能力的培養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其他學科專業教師開展教學合作,在對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進行不同專業和學科的交叉式研究,不斷加強高校教師群體學術合作,從而尋找到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開發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最佳契合點。
(二)地方政府和高校要加強合作,建立長效機制。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除了對高校教學提供優質教學資源,也為地區經濟開發提供商業價值。地方政府可以與當地高校開展合作,防止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過度商業化開發,從而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將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傳承與開發納入到政府管理工作中去,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專項支持。高校應在研究經費和人才支持方面加大投入,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少數民族文化研究和開發的積極性。
(三)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增強文化資源的實效性。傳統講課式教學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式學習的需要,少數民族文化不能生動地在課堂中表達出來,因此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在教學過程形成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參與搜集材料,教師全程指導的“參與研究式”、“互動體驗式”教學,不斷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大學生思想特點和文化特征,把“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思想”、“四個認同”、“五個維護”的內容有效融入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教學應用中,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實現從制度管理的剛性約束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覺轉化,引導各民族大學生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2]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6-07-01)[2016-09-18]http://www.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701/c1024-28517259.html.
[2]魏曉文,金彥超.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6).
作者簡介:
程明明(1987-),男,山東日照人,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碩士。
基金項目:2016年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立項研究課題(2016LSZ01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