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探討

      電視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7年07月28日 03:11

      于風華

      摘 要: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趨勢下,如何對優秀的民族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成為當今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民族文化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本文就在民族文化中需要面對的挑戰進行了討論分析,并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小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5-0258-01

      隨著我國現階段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外來文化不斷的涌入中國,對傳統文化產生了空前的沖擊。很多優秀的民族文化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消亡,有的甚至已經消逝。民族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因此,保證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成為當今文化建設任務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一)民族文化發展滯后、傳統文化資源日益減少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急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放棄傳統文化,轉而追求高效快速的經濟效益。正是基于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得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出現危機,許多民族語言瀕臨消逝、許多民族的口頭文學瀕臨失傳、很多精湛的民間傳統工藝也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馮驥才先生就在《緊急呼救》里說:“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需要撥打110 緊急呼救”。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就無法進行復制。近年來我國民間傳統工藝正在失傳,傳統的民族文化也在一步步的流逝,許多民間藝術也只能在特殊的節日才能看到,民族文化的繼承成為了中國現階段必須重視的問題。

      (二)普通群眾對于民族文化的認知程度不高

      所謂民族文化,不僅包括我們先輩傳承保存下來的生活習慣和民間習俗,還包括了在傳承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藝術和民風民俗等。但大多數的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識不夠,對民族文化所包含的核心價值更是一無所知。尤其是對于現在的年輕人,由于受到外來文化的硬性,認為民族文化與現代的時代要求格格不入,從而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不屑一顧。

      (三)現代文明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強烈沖擊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崛起,人們可以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通訊設備,利用網絡對外界信息進行獲取,實現了“不出門而知天下事”的生活狀態。這樣的發展情況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對傳統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以娛樂方式為例,在娛樂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中一些傳統的娛樂方式,諸如戲曲、雜技等在現代娛樂的比較下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甚至其存在的價值也受到了當今人們的質疑。

      二、促進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民族文化的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的文化認同感

      加強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宣傳工作,通過宣傳民族文化的相關知識,加深人民群眾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增強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加強人民群眾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在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特征做出宣傳形式的改變,比如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手機、電視、電腦等媒體對民族文化的先關知識進行宣傳,還可以舉辦各種各樣展現民族文化的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加深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展現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大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二)為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提供資金保證和政策支持

      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工作不是暫時的工作,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社會各界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需要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繼承和保護不能單單依靠人們的自覺,而是要通過政府有關部門進行長期的統籌規劃。政府相關部門的具體做法可有以下幾點:(1)為相關工作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民族文化藝人組成文化傳播隊伍,鼓勵相關工作者對民族文化保護工作的統籌規劃;(2)在社區建立相關機構,利用現有的民族文化藝人對民族文化進行有形的傳播;(3)以特定的民族節日作為平臺,開展民族文化活動,包括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展覽等,宣傳民族文化保護工作,吸引更多的年前人加入到保護傳統文化的工作中來;(4)教育部門應在學校教育中加入對傳統民族文化知識的教授,并以此作為學校考核的指標,從學生開始樹立正確的保護民族文化的思想。

      (三)加大對民族文化的研究,促進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在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的繼承,應當在對民族文化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批判的觀點對民族文化進行理性的繼承。同時應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繼承理念,積極吸取外來文化中與傳統文化相契合的成分,豐富民族文化內容,通過不斷更新傳統民族文化,使其緊跟歷史發展潮流,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應大力加強對本國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以開放寬容的姿態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做到與時俱進,使傳統的民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真正實現傳統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榮軍,楊蓉.試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7).

      [2]孫浩然.云南少數民族宗教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J].學術探索,2013(06).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民族文化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视频网|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暖暖日本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我要看免费的毛片| 下樱桃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丁香婷婷六月天|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chinese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在线视频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午夜扒丝袜www在线看|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女人与zozo|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www视频|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专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www动漫|